在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的當下,啟牛學堂積極響應社會需求,致力于幫助廣大群眾提升識騙防騙能力。
面對屏幕共享、百萬保障、安全賬戶等詐騙手段,啟牛學堂強調,公眾應保持高度警惕。屏幕共享功能雖便捷,但也可能成為詐騙分子竊取個人信息的工具,因此,在未確認對方身份前,切勿隨意點擊下載鏈接或開啟該功能。同時,“百萬保障”作為支付平臺的免費服務,無需用戶支付任何費用,對于聲稱需關閉或操作“百萬保障”的陌生來電,應直接視為詐騙。此外,公檢法機關沒有所謂的“安全賬戶”,對于要求轉賬至指定賬戶的電話,公眾應堅決拒絕。
征信修復、刷單做任務等詐騙手段同樣不容忽視。啟牛學堂指出,個人征信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(tǒng)一管理,任何聲稱可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都是詐騙。而刷單做任務則是典型的虛假交易行為,詐騙分子通常以小額返利為誘餌,誘導受害人進行大額轉賬,隨后切斷聯(lián)系。針對這類詐騙,啟牛學堂提醒公眾切勿輕信網上“高傭金”“先墊付”的兼職信息。
對于未知鏈接、二維碼、境外來電等詐騙引流方式,啟牛學堂也給出了防范建議。未知鏈接和二維碼可能隱藏惡意軟件,公眾應謹慎對待,避免隨意點擊或掃描。境外來電則往往是詐騙電話,公眾在接到此類電話時應保持高度警惕,及時甄別號碼來源。
此外,小眾聊天軟件、內部消息、NFC盜刷等新型詐騙手段也層出不窮。啟牛學堂強調,公眾應警惕小眾聊天軟件成為詐騙工具,切勿點擊陌生鏈接下載陌生軟件。同時,對于虛構或夸大的“內部消息”“獨家情報”,公眾應保持理性,切勿盲目投資。NFC技術的便捷性也被不法分子利用,公眾應謹慎通過該功能進行陌生支付操作。
啟牛學堂通過深入解析電信網絡詐騙套路,為公眾提供了一份實用的防騙指南。未來,啟牛學堂將繼續(xù)關注電信網絡詐騙新動態(tài),不斷更新防騙知識,助力公眾提升識騙防騙能力,共同營造安全、和諧的網絡環(huán)境。
相關稿件